金錢遊戲:一個投機者的告白

錢,屬於狂熱追求金錢的人。他必須對金錢著迷,就像被魔法師催眠的蛇,但又必須和錢保持一定距離。一言以蔽之,他必須瘋狂愛錢,又必須冷靜對待錢。正像船王歐納西斯所言,大家不應跟在金錢後面跑,而是要面對金錢。

為什麼金錢要對其所導致的骯髒現象負責?對於這個問題,不可能有客觀的評斷,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物質條件不同。聲稱追求金錢不道德的人,他們的動機多半不是期盼正義,而是出於忌妒。

經濟和股市的關係像主人與狗一樣,狗永遠跑在主人的前面,但它離開主人有一定距離的時候,又會跑回來找它的主人。

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差別很容易解釋,就像一塊切得不平均的大蛋糕,和一塊切得大小平均的小蛋糕;結果是,大小均等的小蛋糕塊,比大蛋糕上最小塊的蛋糕,還要小很多。

"雖然沒人談錢,但所有人都想著錢。"獲得財富的希望渺茫,大家只好避而不談。

對許多人來說,金錢意味著權力,象徵著地位。錢為他們帶來朋友、裝腔作勢的人、羨慕者和阿諛奉承的傢伙,吸引著喜歡過寄生生活的人。他們被金錢吸引,因為他們明白,金錢也吸引其他許多人。但是,金錢也能彌補不幸,例如身體殘疾、醜陋等等。金錢或許還能安慰有遠大社會抱負,卻因為出身卑賤,無法實現理想的人,對他而言,錢可以代替祖先。

對其他人來說,金錢意味著醫療照顧、健康和長壽。隨著年事漸高,我越來越懂得金錢的價值。但最重要的是,金錢讓人獨立,對我而言,這是健康之外最大的特權了。

沒錢的人,必須賺錢。大部分的人為了維持生計,拼命賺錢,其他人是為了擁有金錢或增加金錢,而去賺錢。

哲學家叔本華說過:"金錢像海水,喝得越多,越渴。"

根據我的定義,百萬富翁是指不依賴任何人,以自己的資本,就能滿足自我需求的人。百萬富翁不用工作,既不用在上司面前,也無須對客戶卑躬屈膝。這樣生活的人是真正的百萬富翁。要達到這個境界,有的人需要50萬美元,有的人則需要100萬美元,依個人的需求和義務而定。對音樂情有獨鍾的人,他們需要的錢比收藏名貴老式汽車的人少。是單身一人,還是有個大家庭要供養?他妻子有多講究?她喜歡簡樸的衣服,還是皮衣和珠寶?

過分吝嗇不會成為百萬富翁的,不管是從物質,還是從智慧看。過分看重金錢的人,不會投資,因為他害怕投資帶來的風險。

根據我的經驗,有三種迅速致富的方法:
一、帶來財富的婚姻;
二、幸運的商業點子;
三、投機。

至於明天如何,我也不知道,但我知道昨天和今天發生的事,這就夠了,我的許多同事甚至連這也不知道。

在長達80年的證券交易中,我至少學到一點:投機是種藝術,而不是科學。

投機家是有識之士,是三思而後行的證券交易人士,能準確預測經濟、政治和社會的發展趨勢,並從中獲利。

如何成為投機家?開始時,出於好奇心,然後因為好玩,最後便只為了錢。投機家是種美妙的職業,但我必須承認,這不屬於一般市民的職業,也不保證成功。這個職業意味著每天都要迎接新的知識挑戰和不斷地進行精神洗禮。

有錢的人,可以投機,錢少的人,不可以投機,根本沒錢的人,必須投機。

只要人類存在,就會有投機和投機家,不僅見諸過去,也見諸未來。

證券交易所裡沒有輸不掉的財產。

只有長期不需動用的資金,才可以拿去投資,而且要投資一流的股票,絕對避免投機。

在證券交易所,事情從來不按牌理出牌。如果大家理解這一點,總有一天會得到回報,只是沒人知道在什麼時候。而且,大家不該相信,可以通過投機獲得固定收入。大家可能在證券交易所贏錢,甚至贏得大錢,變成富人,但也可能賠錢,賠很多錢,甚至破產,但不可能在證券交易所規規矩矩賺錢。

追根究柢,只有德國人才會認真談論 "規規矩矩賺錢"。法國人講究贏錢,英國人說收割錢,美國人說造錢,而匈牙利人則是 "我們到處找錢"。

我該誠實建議每位讀者加入投資者的行列。在從事證券交易的人當中,以平均水準來看,投資者的表現最好,因為即使是投機家,也只有少數是贏家。


投機家不在意X和Y之間細微的指數波動,他只跟隨趨勢,即從A到B的變化角度。

有遠見的投機家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因素,如金融和貸款政策、利率、經濟擴充、國際局勢、貿易收支、經營報告等,不會受到次要的日常新聞影響。他制定周密的計畫和策略,根據每天發生的事件進行調整。


投機家生活危機重重,不得不像鱷魚一樣,要習慣睜著眼睛睡覺。投機行徑就像一段危險的航海旅行,航行在發財和破產之間。大家需要一艘適合遠航的船和一位聰明的舵手。這艘船---資金和耐心及堅強的神經。聰明的舵手---經驗豐富,能獨立思考的人。

巴爾扎克在一篇關於<高雅生活>的文章裡寫到,世上有三種人,工作的人、思考的人和無所事事的人。真正的投機家是思考的人,但很多人卻認為投機家是不用工作的人。

一名證券投機家,如果一生沒有至少破產兩次,就稱不上投機家。證券交易所就像一間昏暗的房間,那些幾十年來一直呆在屋子裡的人,肯定比不久前才進來的人,更熟悉這房間。

虧損和獲利形影不離,而且終生陪伴著投機家。成功的投機家在100次交易中,獲利51次,虧損49次,他就靠這差數為生。

股票的紅利雖然看來數目很小,但投資者可將收益重新投資,通過複利效應自動增值,債券也是如此。股票靠上市公司,債券靠債券發行者(國家或是企業)和錢打交道,而花在有形資產上的錢,卻只能閒置。

萬不得已時,才可投機有形資產,然後還必須辨別行情何時開始上升,及時進場,從中獲利,隨後再馬上退出。只有這樣,才能利用有形資產賺錢。遺憾的是,幾乎沒人可以準確預測價格變化。所以,關鍵問題始終是時機問題。

收藏家無法成為投機人士,因為他和收藏品難捨難分。雖然從帳面上看,收藏家獲得了鉅額利潤,但卻不從中賺錢。相反地,低價買進,然後再高價賣出的投機人士,從來不會努力地去了解那些東西。

惟一帶來利潤的有形資產投資,便是房地產。房產所有人住在自己的房子裡,就可以收取或節省房租。

證券交易所,對某些人來說,意味著財富,對某些人來說,卻意味著毀滅。

證券市場無法
顯示當前的經濟狀況,也預測不了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。

經濟和證券交易並不一定平行發展,但這不是說二者沒有任何關係。

長遠來看,經濟和證券市場發展的方向相同,但在過程中,卻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。

這裡一切取決於一件事,就看是傻瓜比股票多,還是股票比傻瓜多。

對投機人士來說,這些評論完全多餘,而且毫無用處。專家引用報章評論,尋找合乎邏輯的因素,但證券市場有自己的邏輯,和普通消費者的邏輯沒有什麼關係。

我建議大家應該冷靜,不要在意證券市場喜怒無常的脾氣,尤其不要為此尋找合乎邏輯的解釋。

從短期至中期來看,絕對不是好的股票一定看漲,不好的股票肯定下跌,情況可能完全相反。一家企業也許獲利豐厚,可以支付紅利,還有良好的發展前景,但只有需求大於供給時,才會在證券市場中看漲,這是證券交易邏輯的唯一條件。

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。

貨幣之於證券市場,就像氧氣之於呼吸,汽油之於引擎。

貨幣+心理=發展趨勢

股票和其他有形資產一樣,必須靠通貨膨脹帶動。

中央銀行強勢提高利率後,指數回跌只是早晚的事,而之前的氣氛越熱烈,崩盤的情況越厲害。如果誰能看出這種失衡,便可及時退出市場,而放空的投機人士便能大撈一筆。

投資者分兩類,固執的和猶豫的,勝利者是固執的人。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:金錢、想法、耐心,還有運氣。

除了金錢、想法和耐心外,固執的投資者還需要運氣。只要缺少其中之一,都會馬上變成猶豫的投資者。

技術狀態只和一個問題有關:股票掌握在什麼人手裡?

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。

耐心也許是證券交易所裡最重要的東西,而缺乏耐心是最常見的錯誤,誰缺乏耐心,就不要靠近證券市場。

投機中賺的錢,是痛苦錢。

大多數投資者都缺乏對當中發生的狂風暴雨處之泰然的耐心和毅力,他們一看到指數下跌,便立刻驚慌失措,賣掉所有股票。

愛因斯坦:"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!"

2*2 = 5-1

在證券市場,漲跌是對分不開的搭檔,如果分辨不出下跌的終點,就看不出上漲的起點。同樣地,如果大家辨別不出上漲的終點,也就預測不到下跌的起點。

這是個永恆的法則:每次證券市場中的崩盤和愧散都以暴漲為前導,而每一次的暴漲都以崩盤收尾。

只有少數人能投機成功;關鍵在於與眾不同,並相信自己:"我知道,其他人都是傻瓜。"
你必須是位固執的投資者,而且必須逆向操作。


在出現不利消息時,市場並沒有下跌,就是市場出現超賣,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。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,就是超買和行情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。

如果行情下跌時,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,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裡,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。如果成交量增加,行情仍然繼續下跌時,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信號。

當成交量小,且指數還繼續下跌時,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憂。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,他們還在等市場恢復元氣,不過如果行情繼續下跌,他們會突然恐懼起來,而把所有股票低價賣掉。

當成交量越來越大,股票還不斷看漲時,也是前景堪憂。因為成交量越大,表示股票市場越容易受傷,因為這時證券市場剛好進入上漲的第三階段。

當成交量小,如果指數看漲,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。

凡是證券交易所裡人盡皆知的事,不會令我激動。

真正的證券交易知識,是那些當大家忘記所有細節後留下來的東西,大家不需要無所不知,而是要理解一切,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,並採取相應動作。

"有的人說得理智,做得愚蠢;有的人說得愚蠢,做得理智。"

股價永遠不會等於公司實際價值,否則,就不會有證券交易所了。

在指數上漲過程中,即使是最差的投機人士也能賺到一些錢;而在指數下跌過程中,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賺不到錢。因此投資最著重的是普遍的趨勢,其次才是選股。只有投資經歷至少20年之久的投資者,才用不著太關心整體發展趨勢。

投機人士必須比一般大眾提前發現成長型行業,只有這樣,才有機會在合理價格時進場。如果等到這一行業成為證券交易所中的時髦行業,投入的成本就會增加10倍,有時甚至會增加100倍。

假如我只把賭注押在本益比上,可能會錯過大的投資機會。

重點不在大家投資股票的品質,而是投資的數量。投機型和保守型的區別,只是比例上的問題。

即使已經上漲1000%的股票,仍可能值得購買,而已跌了80%的股票可能還是不值買進。這當然也適用於轉機型股票,並不是每一家即將倒閉的企業,都能扭轉倒閉的噩運。

法國哲學家約瑟夫.優貝特:"誰要關心未來,就必須帶著敬畏之心接受過去。"

莫里哀:"一個懂得很多的笨蛋,比無知者還要加倍愚蠢。"

基金有點像餐廳,關鍵不只是材料的品質,還有廚師的烹調技藝,否則即使用一流的材料,廚師也可能做出難吃的飯菜。

避險基金是百分之百欺騙大眾的騙局,甚至是雙重騙局,因為這既避不開風險,也不是基金。

所有經紀人和銀行的投資顧問,都處在和客戶的利益衝突中,他們只有在成交時才能賺錢,這點對客戶而言相當不利。

投機中賺的錢是痛苦錢,先有痛苦,然後才有錢。

不要指望不惜任何代價,把賠的錢 "重新賺回來"。如果已經蒙受損失,便必須承認,把帳算清,馬上從零開始。

最難的是在證券市場裡承認賠錢,但就像外科手術,在病毒擴散之前,必須把手臂截肢,越早越好。要這樣做很難,一百個投機家中也許只有五個人能做到。

證券交易所玩家犯下最不可原諒的錯誤,是設定獲利的上限,卻讓虧損不斷膨脹。一位正確操作,且有經驗的投機家會讓利潤增加,然後以相對較小的損失出場。大家不應該把 "小魚就是好魚"的格言用在證券交易所上。

"著重小利的人,不會有大價值。"

身為投機人士,大家必須像玩撲克牌的人那樣,在牌不好時少輸一些,在牌好時多贏一些,而且也不可每天結算。一名投機家是否成功,只有他的遺產繼承人才能判斷。

職業投資者的工作,95%是在浪費時間,他們閱讀圖表及營業報告,卻忘記思考。但對投資者來說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大家可以在任何地方思考,散步時、跑步時、騎自行車時....穿著馬甲背心的投機者,只能專注在一種行業上,如果他能獨立思考,就超過其他90%的同事了,不管那些同事做多少工作。

十律:
1、有主見,三思後再決定:是否應該買進,如果是,在哪裡,什麼行業,哪個國家?
2、要有足夠的資金,以免遭受壓力。
3、要有耐心,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。
4、相信自己的判斷,堅定不移。
5、要靈活,並時時考慮到想法中可能有錯誤。
6、看到出現新的局面,應該賣出。
7、時時查看股票清單,檢查還可買進哪些股票。
8、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,才可買進。
9、考慮所有風險,甚至是最不可能出現的風險。
10、即使自己是對的,也要保持謙遜。

十戒:
1、不要跟著建議跑。不要想能聽到秘密消息。
2、不要相信買賣主知道的比自己多。
3、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。
4、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。
5、不要不作決定。
6、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作出反應。
7、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作最後結論。
8、不要只想獲利就賣掉股票。
9、情緒不要受政治好惡的影響。
10、獲利時,不要過分自負。

留言